SCI期刊查詢網提供SCI、AHCI、SSCI、國內核刊等期刊目錄查詢選刊服務,助力上萬名科研人員成功評職晉升!

中文、英文期刊目錄查詢系統(tǒng)

快速了解學術期刊目錄級別、選刊、行業(yè)刊物等解決方案

優(yōu)化護理對自然分娩有何影響

文章簡要:目的探討產褥期細節(jié)優(yōu)化護理對自然分娩初產婦產后康復的影響。方法120例自然分娩初產婦,采用計算機分組模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觀察組進行細節(jié)優(yōu)化護理,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比較兩組初產婦康復效果。結果觀察組惡露時間、宮縮痛時間、泌乳始動時間均

  目的探討產褥期細節(jié)優(yōu)化護理對自然分娩初產婦產后康復的影響。方法120例自然分娩初產婦,采用計算機分組模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觀察組進行細節(jié)優(yōu)化護理,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比較兩組初產婦康復效果。結果觀察組惡露時間、宮縮痛時間、泌乳始動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宮縮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傷口愈合良好率為98.33%,高于對照組的76.67%,產后大出血率為0,低于對照組的13.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細節(jié)優(yōu)化護理能夠為初產婦提供優(yōu)質、全面、系統(tǒng)、科學化護理,用于產褥期自然分娩初產婦中,不僅可促進傷口愈合,降低產后大出血率,還可減輕宮縮痛感。

華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產褥期主要是指從胎盤娩出至恢復未孕狀態(tài),若在此階段護理不當,容易影響日后生活質量,再加上初產婦為首次分娩,常表現(xiàn)為情緒低落化、免疫力低下、社會角色突然改變或不適應角色變化,容易影響產后恢復,合并產后抑郁[1],對此還需加強護理指導,從而幫助初產婦順利度過產褥期,降低并發(fā)癥,調整身心狀態(tài),改善預后[2]。本文旨在探索不同護理方案在自然分娩初產婦中的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0月22日~2017年10月22日收治的120例自然分娩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均為已婚女性。納入標準:①初產婦均順利經過分娩;②初產婦均為單胎,且無新生兒畸形或窒息跡象;③初產婦無妊娠合并癥;④初產婦均為首次妊娠。采用計算機分組模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觀察組平均孕周(38.56±1.72)周,平均年齡(22.85±2.31)歲,平均體重(59.81±3.62)kg。對照組平均孕周(38.19±1.53)周,平均年齡(22.63±2.74)歲,平均體重(59.53±3.78)kg。兩組初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除了將室內溫度、濕度調整至適宜范圍外,還需注意光線適宜,保持病房整潔、干凈、安靜,遵醫(yī)囑給藥,加強出血、排便等情況的觀察。1.2.2觀察組采用細節(jié)優(yōu)化護理,主要內容為:①產后鍛煉和早期康復按摩:為了促進產后恢復,還需運用物理按摩椅按摩初產婦雙乳,2次/d,連續(xù)治療3d,主要對雙乳子午流注穴進行理療,25~30min/次,且在產后5~8h對初產婦腹部進行順時針按摩,1~2次/d,6~8min/次,促使惡露排出。正常情況下,產后24h便可下床活動,為了增強初產婦盆底肌功能,還需鼓勵初產婦進行縮肛運動,遵守循序漸進原則,必要時,還可進行產褥期體操康復訓練,1次/d,20~25min/次,從而預防尿失禁和子宮脫垂發(fā)生,促進骨盆肌肉恢復,為了預防子宮后傾,還需進行胸膝臥位運動,加強足底反射區(qū)按揉推,1次/d[3]。②心理疏導:需根據(jù)初產婦性格特點、心理特征,合理擬定心理方案,建立和諧氛圍,且在產后給予初產婦精神支持,幫助初產婦盡早適應母親角色,在日常生活中,多照顧、關心初產婦[4]。③個人生活指導:囑咐初產婦勤換內褲,保持會陰部清潔,且通過按摩膀胱、熱敷等操作,誘導排尿,對于會陰側切初產婦,還需保持健側臥位,以免感染,對于疼痛感強烈初產婦,還需注射鎮(zhèn)痛劑,減輕子宮疼痛感。同時還需叮囑初產婦3個月內禁止性交和盆浴,保持充足的睡眠和營養(yǎng),調節(jié)膳食[5]。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惡露時間、宮縮痛時間、泌乳始動時間、宮縮痛評分、傷口愈合良好率及產后大出血率。傷口愈合良好標準[6]:無任何不良反應,切口愈合良好,無紅腫、感染、疼痛跡象。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康復效果比較

  觀察組惡露時間、宮縮痛時間、泌乳始動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宮縮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傷口愈合良好率、產后大出血率比較

  觀察組傷口愈合良好率為98.33%,高于對照組的76.67%,產后大出血率為0,低于對照組的13.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初產婦由于對分娩知識的不了解,初產婦可因為角色轉變、家庭結構轉變、機體激素水平變化,導致情感異常脆弱,且免疫水平持續(xù)降低,從而對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為了改善預后,減輕初產婦內心焦慮、不安、緊張感,還需配合細節(jié)化優(yōu)質護理,從而促進初產婦產后康復。細節(jié)優(yōu)化護理能夠幫助初產婦盡快恢復體力和精神狀態(tài),促進全身血液通暢,防止機體內分泌功能紊亂,減少晚期產后出血,助于初產婦宮腔內積血排出,促進子宮復舊,盡快恢復生殖系統(tǒng),保持全身血液流通。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惡露時間、宮縮痛時間、泌乳始動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宮縮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傷口愈合良好率為98.33%,高于對照組的76.67%,產后大出血率為0,低于對照組的13.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細節(jié)優(yōu)化護理能夠構建和諧護患關系,幫助初產婦更快適應新角色,從而提高產褥期生活質量和健康狀態(tài),樹立正確價值觀和人生觀,避免產褥期感染、尿潴留以及抑郁癥等事件發(fā)生,促進機體血液循環(huán)和乳汁分泌,加速產后恢復。總之,細節(jié)優(yōu)化護理能夠為初產婦提供優(yōu)質、全面、系統(tǒng)、科學化護理,用于產褥期自然分娩初產婦中,不僅可促進傷口愈合,降低產后大出血率,還可減輕宮縮痛感。

  參考文獻

  [1]余林玲,李云,何燕,等.連續(xù)性助產服務護理對初產婦自然分娩率、選擇非藥物鎮(zhèn)痛分娩的影響.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21(14):113-115.

  [2]林敏芬.心理護理在初產婦自然分娩中的應用效果及對母嬰結局的影響.中國基層醫(yī)藥,2015,22(5):799-800.

  [3]王翠蘭,陳改靈,王金娥,等.同伴教育對自然分娩高齡初產婦產后焦慮情緒的影響研究.護理研究,2018,32(12):1970-1972.

  閱讀期刊:華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華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Journal of Huaqiao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雙月刊)創(chuàng)刊于1980年,是面向國內外公開發(fā)行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辦刊宗旨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針

SCI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