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查詢網提供SCI、AHCI、SSCI、國內核刊等期刊目錄查詢選刊服務,助力上萬名科研人員成功評職晉升!

中文、英文期刊目錄查詢系統(tǒng)

快速了解學術期刊目錄級別、選刊、行業(yè)刊物等解決方案

核心護士長投稿論文強直性脊柱炎病人護理應用政策

文章簡要:正確認識現在直性脊柱炎產生的原因有哪些,以及對當前這種病的護理管理方式有哪些,同時對于醫(yī)學護理管理上的新建設方式有哪些要求,文章對這些方面做了研究。本文選自:《護理學雜志》,《護理學雜志》根據護理學科的特點突出護理學科的學術性、實用性、科學

  正確認識現在直性脊柱炎產生的原因有哪些,以及對當前這種病的護理管理方式有哪些,同時對于醫(yī)學護理管理上的新建設方式有哪些要求,文章對這些方面做了研究。本文選自:《護理學雜志》,《護理學雜志》根據護理學科的特點突出護理學科的學術性、實用性、科學性、理論性及藝術性。立足臨床,面向臨床、教學與科研,注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讀者對象為全國各省、市、地、縣、區(qū)醫(yī)院各級護理人員及護理專業(yè)院校師生。

護理學雜志投稿論文

  摘要: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疾病,目前還沒有特別療法,治療上主要是減輕癥狀,鼓勵病人運動,改善脊柱及關節(jié)活動能力,避免造成殘廢。雖然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非致死性疾病,但調查顯示病人的平均壽命要比正常人短5~1O年;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病人長期以來遭受著關節(jié)、肌肉損害所致的疼痛、殘疾、工作喪失、經濟負擔、心理壓力、治療不適反應都嚴重影響著病人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強直性脊柱炎,護理管理,護理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對象 調查對象為2003年2月至2004年l1月在本院風濕?谱≡旱膹娭毙约怪撞∪耍120例,其中男性105例,女性15例;年齡14~79歲,平均32.2歲,發(fā)病年齡平均23.2歲。

  1.2方法 自行制作調查問卷,主要包括一般資料、病程、是否初診、曾經的診治經歷、目前的心理狀況以及目前對疾病認識等。在病人行入院處理時一并填寫完畢。共發(fā)放120份問卷,回收120份,回收率100%,對所有填寫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結果

  2.1發(fā)病年齡及病程:發(fā)病年齡14~79歲,平均為23.2歲;病程2個月至33年,平均7.3年。

  2.2診治情況:56.2%為初次到我院就診;既往就診經歷中有55.8%到過有關?漆t(yī)院就診,39.2%到過報紙或電視廣告的?漆t(yī)院就診;89.2%曾經被誤診,最多為類風濕關節(jié)炎,其次為腰椎問盤突出;治療上最多為中草藥,為89.2%,偏方達44.2%。

  2_3心理情況:目前感到“害怕、擔心”或“失望”的分別為24.2%及33.3%;無所謂的占25.8%,說不清的占16.7%。

  2.4對疾病的認識情況:很了解的占2O、8%,一般了解的占44。2%,不了解的占13I3%,說不清楚的占21、7%。

  3討論

  國外有人將強直性脊柱炎這一類風濕病的終點歸結為5個D,即死亡(death),殘疾(disability),痛苦(discomfort),經濟負擔(dollarcosts),藥物毒副反應(dmgtoxicity)[21。所以對這樣的慢性疾病,用死亡率、患病率、緩解率、有效率等傳統(tǒng)評價指標已不能真實地反映出病人對疾病的體驗和治療的綜合反應,于是為了全面地評價疾病和治療給病人造成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等各方面的影響,在2O世紀30~40年代,醫(yī)學領域提出了生命質量的概念,7O年代后形成研究熱潮,從此,生命質量成為風濕病等慢性病和腫瘤臨床研究必不可少的評價內容之一。在生活質量的評價中,心理及社會狀況又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方面。調查發(fā)現強直性脊柱炎病人有如下特點:

  3.1發(fā)病年齡早,平均發(fā)病年齡為23.2歲,正是青壯午時問,當病人得知年紀輕輕即患上這樣一種終生疾病,對病人的心理打擊是可想而知的。

  3.2誤診率高。住院病人幾乎90%在以前有過誤診現象,誤診最多的是類風濕關節(jié)炎,其次是腰椎問盤突出,這說明了患病要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就診。

  3-3治療不規(guī)范,病急亂投醫(yī)。在診斷明確之后,也還是有大量的不規(guī)范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藥物治療基本是以非甾體抗炎藥為一線用藥,結合一些二線用藥例如柳氮磺胺吡啶、甲氨喋呤、帕夫林等。但是很多病人在正規(guī)醫(yī)院得知自己的病沒有特效療法后,到一些在媒體上做廣告的所謂風濕病?漆t(yī)院就診,或是在當地尋找所謂民間偏方,結果耽誤了正確的治療,經濟上也受到了一些無渭的損失。

  3.4病人的心理狀態(tài)。24.2%的病人表現出擔心及害怕,主要是在媒體的不負責任的夸大宣傳下,對強直性脊柱炎的預后估計過于悲觀,擔心疾病演變會造成脊柱強直及殘廢等,這部分病人主要是病程較短,治療不規(guī)范,而且多數是初診。33.3%的病人顯示出失望的情緒,主要見于病程較長者,他們大多經歷多方求醫(yī),嘗試多種方法,但均效果不佳,故表示出對當前醫(yī)學水平的失望。還有約25.8%的病人顯得較超脫,亦見于病史較長者,這部分病人的求醫(yī)經歷亦較多,且均在正規(guī)醫(yī)院診治過,對有關書籍比較熟悉,故一方面對疾病有較深認識,亦對目前醫(yī)學的局限性表示了相當理解。另外的一部分病人的心態(tài)較矛盾,自己亦存在著不同的想法。

SCI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