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查詢網提供SCI、AHCI、SSCI、國內核刊等期刊目錄查詢選刊服務,助力上萬名科研人員成功評職晉升!

中文、英文期刊目錄查詢系統(tǒng)

快速了解學術期刊目錄級別、選刊、行業(yè)刊物等解決方案

學生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文章簡要:民辦高校學生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力量。他們的價值觀如何直接影響中國夢的實現。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以人民服務為立德樹人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發(fā)展道德,智慧和美麗,接下

  民辦高校學生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力量。他們的價值觀如何直接影響中國夢的實現。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以人民服務為立德樹人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發(fā)展道德,智慧和美麗,接下來小編簡單介紹一篇優(yōu)秀社會主義論文。

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摘要]在當前社會價值取向多元化的時代,民辦高校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如何,直接影響到我國高等教育的事業(yè),對其進行科學的引導和培育,既是教育的便命,也是現實的需要,本文從當前民辦高校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的問題,針對民辦高校學生特點提出“五進”的特色路徑,引導民辦高校大學生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關鍵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特色路徑

  堅持立德樹人,全面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事關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zhàn)略全局,事關黨和人民的事業(yè)代代相傳、長治久安。因此,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以科學的方法引導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工作,既是教育的便命,也是現實的需要,也理應成為高校高度重視的重要課題。

  一、民辦高校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理論

  實踐是指主體與客觀世界相互作用的過程,是人有目的地影響客體,以滿足自身需要的過程;顒邮菍崿F發(fā)展的必由之路,學生主體活動是學生認知、情感、行為發(fā)展的基礎。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來說,一方面,通過各種實踐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規(guī)范內化為學生的認識、情感;另一方面,通過各種實踐讓學生將已有的核心價值觀認識外顯為行為,兩種過程不斷交替,從而形成學生正確、科學的價值取向。

  二、民辦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少數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識不深

  調查表明,大多數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一定的認知,并能轉化為情感認同和行為表達,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地把自身的前途和國家的發(fā)展緊密相連。但也有一小部分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不深,有66.3%的大學生完全知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有25.6%的大學生只知道其中一部分(國家或社會或個人層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有8.1%的大學生則完全不了解社會主義核心的內容是什么。對國家的發(fā)展目標、發(fā)展戰(zhàn)略認識不清;對西方意識形態(tài)的和平演變缺乏理智的判斷,對社會上一些負面現象不能理性的思考和分析;人生理想模糊,不能正確對待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的關系。

  (二)部分學生價值取向不明或價值取向出現偏差

  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有近70%的學生選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自己的人生取向,有12%的學生則以其他價值觀作為自己的人生取向,這說明在民辦高校大部分學生對自身價值觀還是比較明確,在價值的選擇上主流是積極的、健康向上的,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創(chuàng)新品格及自強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成才意識、創(chuàng)業(yè)意識是當前大學生的主流意識,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但部分學生在價值取向上還存在一些偏差的現象,表現為價值目標選擇上功利化突出,注重現實、注重個人利益、注重眼前利益、注重享受;價值評價標準功利化。把個體、物質、金錢、現實等作為價值評價的唯一標準;價值實現手段功利化,不腳踏實地,投機取巧等。

  (三)一些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知行不一

  在我們調查民辦高校大學生是否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指導自己的言行時,有的占64%、認為沒有的占30%。有一些學生雖然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卻知行不一,沒有真正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指引自己的言行,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表現在:國家、國情意識淡薄,有的甚至在網上出賣國家秘密;感恩意識缺乏,常以冷漠的態(tài)度來審視和對待社會;人際交往不講誠信、不尊敬師長、不關心班集體;組織紀律性差,上課遲到、曠課、不認真聽講;做人做事不誠實,作業(yè)抄襲、考試作弊等。

  三、民辦高校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特色路徑

  民辦高校發(fā)展的時間較短,缺乏文化底蘊,在學生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亦尚未完全形成一套與自身特點相符的行之有效的路徑;因此,探索突出具有民辦高校特色、適合民辦高校學生群眾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路徑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就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為主線,以民辦高校學生群眾特點為突破出,提出以“五進”為特色路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五進”的內容

  “五進”,即“進課室、進圖書館、進實驗實訓室、進體育場館、進社會”。

  (二)“五進”的具體內涵和途徑

  1.“進課室”。是指大學生走進課堂和教室,其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大學學習理念,養(yǎng)成自覺、積極、主動地進入課堂認真聽課,業(yè)余時間自覺到教室進行自主學習,把自己培養(yǎng)成一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衡量自己、學有所成的“應用型”大學生。學?梢酝ㄟ^以下幾種途徑引導學生“進課室”(1)開展立志成才與學習方法的教育與指導。如通過開展“中國夢.青春夢”、“我為我的大學代言”等而讀書成才的歷史使命教育,增強大學生的使命感和主動“進課室”奮發(fā)學習的責任感;通過開展大學專業(yè)知識教育、通識教育、美育等學習指導、學習方法指導等活動,提高學生“進課室”的積極性。(2)開展“名堂”、“名師”的每周推介活動。組織學生去觀摩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3)開展“不把青春交給手機”的課堂紀律月活動。加強學生學習主動性、紀律性的管理與教育,抓好學生的課堂考勤管理、手機管理、紀律管理,提高學生的到課率使、抬頭率。2.“進圖書館”。指引導學生業(yè)余時間充分利用現實或虛擬的圖書館資源,通過查閱豐富的文獻資料,廣泛攝獵知識的一種學習方法,是大學生拓展視野,完善自己知識架構的重要途徑。其目的在于廣學博覽、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正確的文獻檢索方法、形成終身學習理念,引導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認同。學?梢酝ㄟ^以下幾種途徑引導學生“進圖書館。(1)開展豐富多彩的競賽活動,以賽激趣?梢酝ㄟ^經典好書配音大賽、“德學勵志格言”設計大賽、國學經典誦讀比賽等活動的開展激勵大學生進圖書館的興趣。(2)開展“真人圖書館”活動,以人為書。通過參加相關學術講座、校優(yōu)秀畢業(yè)生(或企業(yè)家等)講座等,通過真人分享人生經歷、激發(fā)大學生愛讀的熱情。(3)開展讀書心得交流會活動,互助共享。通過讀書體會交流會、讀書方法交流會、“世界讀書日”沙龍活動等活動,共享讀書的快樂。(4)開展在線閱讀及電子書閱讀活動,拓寬閱讀空間。通過“我與數字閱讀”征文活動、“書香傳遞”(在線閱讀、讀書打卡、小視頻制作)、其它讀書活動涉及數字閱讀的部分等活動豐富與拓展讀書的時空。3.“進實驗實訓室”。是指大學生在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基礎上,積極進入校內實驗實訓室和校外實驗實訓室進行技能實際訓練。目的在于引導學生以親身實踐,鞏固課堂知識、不斷提高實際操作能力,進而達到學以致用,提升學生實踐能力,豐富知識體系構建,更好地適應國家發(fā)展目標、社會發(fā)展目標的需要。學?梢酝ㄟ^以下幾種途徑引導學生“進實驗實訓室”。(1)以賽促進。通過參與校、市、區(qū)、省、國家級項目競賽活動,激發(fā)學生進實驗實訓室的動力。(2)以訓促進。開設專業(yè)魅力實驗實訓課程,使課堂所學的知識,在實驗實訓過程中得到真應用,吸引學生進實驗實訓室的積極性。(3)以趣促進。以學生興趣為起點,組織以專業(yè)為特色的實驗實訓小組,通過小組的實驗實訓活動,形成相關的實踐成果,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激發(fā)學生進實驗實訓室的興趣。(4)以范促進。定期開展教師實驗實訓課程公開課,邀請有關學生、教師觀摩,一方面促進教師相互學習,另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實驗實訓課的魅力。(5)以會促進。期中期末開展實驗實訓課學生座談、交流會,通過交流發(fā)現問題、總結成果,分享學生進實驗實訓室的心得。4.“進體育場館”。是指大學生要經常到體育場館進行體育鍛煉。目的在于培養(yǎng)大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現代體育意識,養(yǎng)成自覺鍛煉身體與掌握文化知識并重習慣,并能掌握一、兩項體育技能,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增強體質、磨煉意志,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下身體基礎。學?梢酝ㄟ^以下幾種途徑引導學生“進體育場館”。(1)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競賽活動。如開展傳統(tǒng)的田徑比賽;新時期的大學生健康操比賽;班級趣味運動會、校園鐵人三項比賽等,豐富進體育場館的內容。(2)開展體育講座。邀請體育專家教授結合大學學習、養(yǎng)生、身心健康等開展鍛煉強身講座;及邀請學校在各級體育賽事活動中獲獎的學生談獲獎心得、進體育場館的方法等,拓展進體育場館知識面和魅力。5.“進社會”。是指大學生主動采用多種方式(如社會調研、社會服務、勤工助學、創(chuàng)業(yè)實踐、畢業(yè)實習等方式)融入社會把自己所學應用到社會實踐中去。目的在于通過“進社會”,進一步了解、認識、適應社會,提升自身承受能力、生存能力、溝通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梢酝ㄟ^以下幾種途徑引導學生“進社會”。(1)搭建“互聯網+平臺”技術,了解社會動態(tài)。建立“一站式學生服務中心自助平臺”、“學生在線”網、學生微信平臺、虛擬社區(qū)、互動百科等平臺,了解社會的時代變遷。(2)開展專業(yè)社會調查,促進學生進社會,培育“工匠精神。以各專業(yè)為特點,開展相應的社會調查,讓學生掌握社會調查方法,把校內所學知識應用到社會中去,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獨立工作的能力,進而了解社會、適應社會(3)開展社會公益項目,在實踐中促進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養(yǎng)成。如努力創(chuàng)新社會實踐形式,組織學生開展“改革開放后的家鄉(xiāng)變化”,“建設和諧家鄉(xiāng)”等假期社會實踐,讓他們深刻感受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從而增強其對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有助于培養(yǎng)大學生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觀;開展英語翻譯、行路指引、創(chuàng)文宣傳、垃圾分類、旅游等城市信息咨詢類以及應急救援類等便民服務活動,豐富他們的社會閱歷,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有助于培養(yǎng)大學生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觀;開展送溫暖、送愛心等暑期三下鄉(xiāng)活動,“稻草人”愛心助學活動、“情暖夕陽紅”關愛空巢老人活動、“冬日暖陽”為環(huán)衛(wèi)工送溫暖活動、“向日葵”關愛外來務工子女等公益活動,有助于培養(yǎng)大學生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公民觀;通過大學生深入實踐、深入社會,不僅從理智上,也從情感上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閱讀期刊: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雜志》是理論界研究國際政治、國際共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世界社會主義的重要陣地,作者發(fā)表新思想、新觀點的重要場所,讀者了解國內外新情況、新思潮的重要渠道和窗口。

SCI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