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了解學術期刊目錄級別、選刊、行業(yè)刊物等解決方案
大白菜的簡化栽培是在膜下集成種子造粒,覆膜,精密機械播種,滴灌等技術,實現(xiàn)機械起壟,滴灌帶覆蓋,覆膜,播種一次,無需除草,秧苗或去除,接下來小編簡單介紹一篇優(yōu)秀白菜種植論文。
北方秋播大白菜生產長期采用以直播間苗為主要模式的粗獷式生產管理,生產過程用水量非常大,其中苗期用水占很大比例,且苗期澆灌的水多數由于蒸發(fā)而散失。大白菜生產上常說的“三水齊苗、五水定棵”,是指大白菜栽培出齊苗大概要澆3次水,定苗前要澆5次水。而大白菜整個生育期要澆8~10次水,每667m2總用水量約300m3。傳統(tǒng)栽培模式不但費水,間苗、除草等操作也很費工,生產效率低下,在農村勞動力日益短缺的大形勢下,急需向節(jié)水、省工、高效的生產模式變革。改變大白菜生產費水、用工多的落后生產模式的途徑之一是采用精量播種、黑色地膜覆蓋加膜下滴灌的生產方式,但新模式面臨一系列問題:大白菜種子是小粒種子,不能滿足機械化單粒精播的要求;目前我國的大白菜種子質量還達不到單粒播種出齊苗的目標,主要是種子的純度、發(fā)芽勢和活力指標達不到“一穴一粒、單粒成苗”的要求;同時缺乏配套的直播機械和栽培管理技術體系。針對以上問題,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在研發(fā)種子精選和丸;N子處理技術的基礎上,集成地膜覆蓋、精量機械播種和膜下滴灌等技術,實現(xiàn)機械起壟、鋪設滴灌帶、覆蓋地膜、播種一次完成,經過在北京通州和河北張家口大田應用,總結出了大白菜節(jié)水省工簡約化栽培技術體系。
1播前準備
1.1品種選擇
根據當地生產和消費需求選擇品種,如華北地區(qū)可選擇抗病、優(yōu)質、高產、耐貯運的秋播大白菜品種北京新3號、京秋4號、京秋3號、改良青雜3號、津秋78(彩色圖版1)等。
1.2地塊選擇
應選擇肥沃、向陽、排灌良好、平整、開闊、適宜機械化作業(yè)的較長地塊,前茬最好是沒有種過大白菜、甘藍、蘿卜、小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塊,采用瓜類、茄果類、蔥蒜類的后茬最為理想。
1.3精細整地
精細整地是保障大白菜出苗質量的基礎。整地要平整細碎,以利于提高播種質量,保證灌水均勻和全苗。要重視施足底肥,一般每667m2需施充分腐熟的優(yōu)質有機肥3000kg左右,并加入過磷酸鈣15~20kg、鉀肥15kg。有條件的地區(qū)建議實行配方施肥或施用大白菜專用肥。
2高質量機械播種
2.1種子丸粒化
大白菜種子是小粒種子,不適合機械化單粒播種;目前我國的種子質量還達不到單粒播種出齊苗的目標,主要是種子的純度、發(fā)芽勢、發(fā)芽率和活力指標達不到“一穴一粒、單粒成苗”的要求。研究表明,通過種子精選、種子引發(fā)、種子丸;忍幚,可以打破種子休眠,提高種子活力和發(fā)芽率,提高種子的播種特性,使其可以滿足精量播種的要求。2015年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通過研究建立了大白菜種子精選、促萌、保水、丸;夹g體系,獲得了2~3種優(yōu)化的保水丸;瘎┬,丸;N子的體積是原來種子的5倍,發(fā)芽率99%以上,達到了精量播種的要求(彩色圖版2)。
2.2適時播種
大白菜由于生長期長,生長發(fā)育各階段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不同,所以對播種期的要求十分嚴格。特別是華北地區(qū),如果播期過早,常遇到高溫干旱的天氣,地表最高溫度常達40~50℃,若澆水不及時,很容易造成蚜蟲的蔓延和病毒病的發(fā)生,導致減產甚至絕收。如果播期過晚,10月氣溫偏低則積溫不夠,大白菜在結球期常因灌心不足而減產。從全國大部分地區(qū)來看,播期一般是從7月初至8月底,溫度在16~27℃之間。北方地區(qū)早熟品種一般比晚熟品種早播10d(天)左右。對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qū)來說,任何一個品種在當地最適宜的播期只有3~5d(天),在這一范圍內播種,其他栽培措施配合得當,獲得高產穩(wěn)產的把握大于80%。經多年試驗,北京地區(qū)晚熟冬貯大白菜傳統(tǒng)不覆膜栽培的適宜播種期為8月3~9日,最佳播期為8月4~7日。近2a(年)來北京氣溫偏高,傳統(tǒng)不覆膜栽培的播種期應適當推后,最佳播期為8月7~9日。這里需強調一點,由于改進后的簡約化栽培模式覆蓋黑色地膜,大白菜生長前期特別是苗期,溫度比不覆膜栽培有所偏高,播期可適當推遲2d(天)。
2.3機械直播
大白菜覆膜精播機械選用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與定西市三牛農機制造有限公司聯(lián)合研制的大白菜覆膜播種機(彩色圖版3)。該機械是復式作業(yè)機具,采用先覆膜后播種工藝,每穴播2粒種子,無需人工破膜,避免了傳統(tǒng)地膜覆蓋栽培先播種后覆膜造成的繁重體力勞動。該機械與動力為14700W的小四輪拖拉機配套,可以將起壟、施底肥、鋪設滴灌帶、覆膜、播種、覆土一次完成,每壟2行,滴灌帶平整鋪設在黑色地膜下2行大白菜中間。播種深度2cm左右,行距60cm,株距40cm,平均每667m2種植2800株,用種量約6000粒(20g)。作業(yè)前要認真檢查、調試播種機的運轉情況。首先對各軸承部位注入潤滑油,確保運轉正常,然后將播種器內清理干凈,以免造成下種阻塞。將丸;拇蟀撞朔N子倒入播種器內,在平整后的土地上小油門行走機械,觀察下種是否均勻,檢查、調試達到要求后再進行大田播種。大田播種時,機械行走過快易造成下種不勻或空穴現(xiàn)象,因此,播種時機械行走一定要慢要直,速度控制在每小時4.0~5.0km,力爭達到起壟順直、鋪膜完整、破膜率高、穴播精準。播種過程要有專人負責檢查下種情況,不僅要注意檢查播種器內是否有足夠的種子,還要檢查播種穴下種是否均勻,下種粒數是否精確,出現(xiàn)問題要及時排除。為防止雜草在膜下生長,使用黑色地膜,因秋大白菜生育期80~100d(天),應選用較厚和韌性好的地膜。大白菜覆膜播種機田間作業(yè)情況見彩色圖版4。
3田間管理
3.1補苗定苗
播種后3d(天)左右即可出苗,5d(天)左右出齊苗。此時快速巡視一遍出苗情況,人工將播種穴附近隱藏在膜下的幼苗露出,提高播種出苗率。由于采用機械精播,每穴的播種量只有2粒,會出現(xiàn)缺苗現(xiàn)象。應在機械播種前3~5d(天)用穴盤育一些備用苗,用于田間定苗前補苗,補苗后應立即打開滴灌進行補水。播種后20~25d(天),當幼苗長到7~8片真葉時定苗,每穴留1株苗。
3.2膜下滴灌和隨水追肥
膜下滴灌通過可控管道將水、肥混合液定時、定量滴入作物根系發(fā)育區(qū)域,通過地膜覆蓋減少地表蒸發(fā),實現(xiàn)節(jié)水、節(jié)肥的目的。播種后當天必須灌水,蓮座期一般每隔10d(天)灌溉1次,封壟后隨著氣溫下降蒸騰減少,每隔15d(天)灌水1次,全生育期灌水6~8次,每667m2灌水約200m3,比傳統(tǒng)壟溝灌溉約300m3的用水量節(jié)水約30%。蓮座初期,結合滴灌每667m2沖施三元復合肥(N-P-K為15-15-15,下同)10kg,進入結球期再沖施三元復合肥15~20kg,切忌過量使用氮肥。大白菜蓮座期、結球期的生長情況見彩色圖版5、6。
4病蟲害防治
為保證大白菜優(yōu)質、豐產,必須做好病蟲害的預測預報,以防為主,及時、綜合防治。優(yōu)先采用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配合高效低毒的化學防治。大白菜主要病害為病毒病、霜霉病、軟腐病,其次為黑腐病、黑斑病。蟲害主要是蚜蟲、菜青蟲、小菜蛾等。病毒病防治以適期播種和防治蚜蟲為主。霜霉病在封壟前噴藥防治,一般每隔5~7d(天)噴1次,連續(xù)噴2次以上,常用藥劑有40%三乙膦酸鋁(乙磷鋁)可濕性粉劑150~2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劑600~800倍液等。田間一旦發(fā)現(xiàn)軟腐病病株應及時鏟除,并在病株處撒石灰消毒,避免繼發(fā)傳染。黑斑病在發(fā)病初期噴藥防治,每隔7~10d(天)噴1次,連續(xù)噴3~4次,常用藥劑有50%異菌脲(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50%福•異菌(利得)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蚜蟲可用20%吡蟲啉(康福多)可溶性濃劑3000~4000倍液,或70%吡蟲啉(艾美樂)水分散粒劑6000~8000倍液,或50%抗蚜威(辟蚜霧)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等噴霧防治,苗期和蓮座前期每隔7~10d(天)噴1次,一般噴3~5次。菜青蟲和小菜蛾可用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3000倍液,或3%啶蟲脒乳油1000~2000倍液,或10%蟲螨腈(除盡)懸浮劑1200~1500倍液,或2.5%多殺菌素(菜喜)懸浮劑1000~1500倍液等噴霧防治,每隔5~7d(天)噴1次,共噴3~5次。
5適時采收
根據市場和商品質量要求及時進行砍收、修整、上市或準備就地貯存的大白菜。北京地區(qū)在11月初立冬前收獲。大白菜收獲前田間生長情況見彩色圖版7。
6效益分析
按種植667m2計算,與傳統(tǒng)栽培模式相比,大白菜簡約化栽培模式可取得如下效益:用種量減少80%,雙粒精量播種每667m2用種量20g,傳統(tǒng)栽培用種量100g;節(jié)水30%,地膜覆蓋結合滴灌每667m2用水量150~200m3,傳統(tǒng)栽培需200~300m3;省工50%,傳統(tǒng)栽培需整地、施肥、間苗3次、中耕鋤草2次、打藥3~4次、澆水8~10次,播種到收獲每667m2用工10~12個;簡約化栽培模式整地、起壟、覆膜、播種一次完成,不間苗、不中耕、打藥3次、開關滴灌設備操作多次,播種到收獲每667m2用工5~6個。投入增加部分:丸;N子、播種機械折舊、地膜和滴灌帶的使用以及地膜、滴灌帶的回收用工等,增加投入180~230元。大白菜簡約化栽培模式每667m2平均節(jié)水約100m3,水費節(jié)省約200元;每667m2省工5~6個,減少工費約500元;減去投入增加的180~230元,最終每667m2節(jié)約成本約470~520元,效益顯著?傊喖s化栽培技術體系改變了大白菜傳統(tǒng)栽培模式,節(jié)水、省工、高效,具有較大的推廣價值。但因播種機械剛研制成功,穩(wěn)定性和播種質量控制性能還需進一步完善和提高。
閱讀期刊:作物研究
《作物研究》核心農業(yè)期刊論文發(fā)表,系湖南省作物學會等單位主辦的有關作物科技的刊物,為湖南省一級期刊。它立足湖南,面向全國,面向經濟建設。主要刊登作物遺傳育種、耕作栽培、生理生態(tài)、產品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報告、試驗簡報、專題論述、國內外研究動態(tài)、基礎知識講座、學術活動等內容。適于從事作物科學研究、教學、管理和生產的工作者及農業(yè)院校師生閱讀。
硬核推薦閱讀
SCIE
SCI、SCIE
SCIE、SSCI
SCIE
SCIE
SCIE
SCI、SCIE
SCIE、SSCI
SCIE
SCI、SCIE
SCIE、SSCI
SCIE、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