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查詢網提供SCI、AHCI、SSCI、國內核刊等期刊目錄查詢選刊服務,助力上萬名科研人員成功評職晉升!

中文、英文期刊目錄查詢系統(tǒng)

快速了解學術期刊目錄級別、選刊、行業(yè)刊物等解決方案

晚稻免耕直播不同播種如何試驗

文章簡要:研究了晚稻免耕播種的不同播種次數。結果表明,45.0 kg / hm2的產量最高,達到8 613.9 kg / hm2,比塑料托盤教育高477.0 kg / hm2。 播種率可以是晚稻種植在興業(yè)縣晚稻大面積種植中的應用,接下來小編簡單介紹一篇優(yōu)秀農業(yè)作物種植。 水稻免耕直播栽培技術是

  研究了晚稻免耕播種的不同播種次數。結果表明,45.0 kg / hm2的產量最高,達到8 613.9 kg / hm2,比塑料托盤教育高477.0 kg / hm2。 播種率可以是晚稻種植在興業(yè)縣晚稻大面積種植中的應用,接下來小編簡單介紹一篇優(yōu)秀農業(yè)作物種植。

麥類作物學報

  水稻免耕直播栽培技術是在推廣免耕拋秧栽培技術基礎上的一項輕型稻作新技術,其具有更省工、省力、省種、節(jié)約成本、穩(wěn)產高產增效和生態(tài)環(huán)保等效益[1-3]。為了探索水稻免耕直播栽培技術的應用機理和配套技術,2013年晚稻進行了水稻免耕直播不同播種量試驗,對水稻免耕直播栽培技術的應用效果進行探索研究,旨在完善興業(yè)縣水稻免耕直播栽培技術體系,以為水稻免耕直播栽培技術在興業(yè)縣的示范和推廣提供依據[4]。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田選在葵陽鎮(zhèn)西村門口垌,土壤類型屬砂壤土,肥力中上。

  1.2 試驗材料

  供試品種為常規(guī)優(yōu)質稻玉晚占。1 kg稻種用旱育保姆0.78%多·多效拌種劑350 g拌種。

  1.3 試驗設計

  試驗設5個播種量處理,分別為37.5、45.0、52.5、60.0 kg/hm2,以3.5 kg塑盤(353孔/張)1 125張/hm2育秧拋栽為對照(CK)。3次重復,共15個小區(qū),隨機排列,每個小區(qū)面積11.88 m2(5.4 m×2.2 m)。

  1.4 栽培管理

  1.4.1 除草滅樁。試驗田除草滅樁處理,早稻收割后第2天用農泰除草劑10 005 g/hm2對清水1 125 kg/hm2均勻噴霧,藥后第3天灌水泡田,播種前一天排除田水。

  1.4.2 浸種、拌種及播種。按各處理小區(qū)設定的播種量稱取稻種先用清水浸足水(30 h)后,撈起擱至稻種無水滴后用旱育保姆0.78%多·多效拌種劑拌種稍晾干即播種。7月27日播種(塑盤育秧拋栽對照均同),8月1日出苗,塑盤育秧拋栽對照于8月5日拋栽,秧齡9 d,葉齡2.7葉。

  1.4.3 肥水管理。肥料施用方面,根據免耕直播的生長特點進行,二葉期施復合肥225 kg/hm2(斷奶肥);四至五葉期施尿素112.5 kg/hm2、氯化鉀75.0 kg/hm2(分蘗肥);8月26日施三元復合肥225 kg/hm2(壯蘗肥);幼穗分化第六至七期施三元復合肥150 kg/hm2(攻穗肥)。該試驗折實施純N 121.5 kg/hm2、P2O5 69 kg/hm2、K2O 114.0 kg/hm2。水分管理方面,播種后至三葉期保持田間濕潤無漬水;三葉期后灌淺水層防草促分蘗;夠苗露曬田控制無效分蘗;中期后濕潤長胎。淺水抽穗,灌漿至成熟干干濕濕[5-6]。

  2 結果與分析

  2.1 經濟性狀

  播量37.5、45.0、52.5、60.0 kg/hm2的處理有效穗數以播量60.0 kg/hm2處理(366.00萬穗/hm2)最高,其次是45.0、52.5、37.5 kg/hm2播量處理,有效穗數分別為352.50萬、347.25萬、328.50萬穗/hm2,塑盤育秧拋栽對照區(qū)有效穗數為361.50萬穗/hm2。成穗率以播量52.5 kg/hm2處理最高,達45.67%,其次是60.0 kg/hm2處理,為43.55%,45.0 kg/hm2處理為42.20%,最低是37.5 kg/hm2處理,為38.86%,育秧拋栽對照為62.52%。平均每穗總粒數、實粒數、結實率和千粒重等性狀比較見表1。

  2.2 產量結果

  在4個處理中,產量以播量45.0 kg/hm2的處理最高,達8 613.9 kg/hm2,比CK增產477.0 kg/hm2,增幅5.86%,差異不顯著;其次為播量37.5 kg/hm2的處理,產量為8 305.3 kg/hm2,名列第2位,比CK增產168.4 kg/hm2,增幅2.07%,差異不顯著;播量60.0 kg/hm2的處理為8 277.2 kg/hm2,名列第3位,比育秧拋栽對照增產140.3 kg/hm2,增幅1.72%,差異不顯著;播量52.5 kg/hm2的處理,產量為8 249.2 kg/hm2,比育秧拋栽對照增產112.3 kg/hm2,增幅1.38%,差異不顯著;塑盤育秧拋栽對照產量為8 136.9 kg/hm2,產量最低。

  3 結論與討論

  本試驗播量37.5、45.0、52.5、60.0 kg/hm2的直播處理區(qū)比育秧拋栽(CK)增產112.3~477.0 kg/hm2,增幅為1.38%~5.86%,但增產不顯著。成穗率方面,直播處理區(qū)成穗率均低于塑盤育秧拋栽(CK)。平均每穗總粒數和實粒數,直播處理區(qū)的比塑盤育秧拋栽(CK)多0.6~13.8粒。從試驗的穗粒性狀和產量結果看出,直播栽培比塑盤育秧拋栽增產,但增幅不大,增產不顯著。

  試驗表明,播量4個處理間比較,產量結果以播量45.0 kg/hm2處理收獲后達最高,達到8 613.9 kg/hm2,比育秧拋栽對照增產477.0 kg/hm2,該播種量方式可在興業(yè)縣晚稻免耕直播大面積栽培中推廣應用[7]。

  4 參考文獻

  [1] 王岳忠,姚張明.秈粳雜交稻春優(yōu)84單季免耕直播不同播種量試驗研究[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4(5):22-23.

  [2] 冷明珠,曹建民,奚慧慧.水稻免耕直播播種量試驗簡報[J].上海農業(yè)科技,2006(6):48.

  [3] 楊偉明,羅耀美,雷昌云,等.免耕直播晚稻的品種與播種量效應研究[J].湖北農業(yè)科學,2007(6):882-884.

  [4] 張春妹.嘉優(yōu)1號直播不同播種量試驗研究[J].現代農業(yè)科技,2008(3):129.

  [5] 黃示瑜,吳潔遠,陸雪森,等.直播稻不同播種量試驗[J].廣西農業(yè)科學,2003(2):20-21.

  [6] 華成華,吳月蘭.晚稻不同播種量試驗簡報[J].上海農業(yè)科技,2009(4):55.

  閱讀期刊:麥類作物學報

  麥類作物學報(Journal of Triticeae Crops),主辦: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出版地:陜西省西安市,F用刊名:麥類作物學報,曾用刊名:麥類作物,創(chuàng)刊時間:1981

SCI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