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查詢網提供SCI、AHCI、SSCI、國內核刊等期刊目錄查詢選刊服務,助力上萬名科研人員成功評職晉升!

中文、英文期刊目錄查詢系統(tǒng)

快速了解學術期刊目錄級別、選刊、行業(yè)刊物等解決方案

婦女宮頸癌篩查臨床有何結果

文章簡要:目的 通過針對婦女宮頸癌篩查的結果進行詳細的分析,以進一步提高宮頸癌的早期診斷效果,從而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方法 收集本地區(qū)從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實施宮頸癌篩查的已婚婦女共1058例。使用巴氏涂片法進行檢驗,如果有細胞學異常,則進一步通過陰

  目的 通過針對婦女宮頸癌篩查的結果進行詳細的分析,以進一步提高宮頸癌的早期診斷效果,從而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方法 收集本地區(qū)從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實施宮頸癌篩查的已婚婦女共1058例。使用巴氏涂片法進行檢驗,如果有細胞學異常,則進一步通過陰道鏡檢查,以確定患者病變的程度。如果對于陰道鏡檢查的結果仍持懷疑,則采取取活檢法進行組織病理學的診斷以確認。結果 通過宮頸脫落細胞巴氏染色法檢查, 結果篩查出宮頸癌患者共6例,宮頸癌前病變患者共5例,兩類患者的發(fā)生率分別為0.57%(6/1058)和0.47%(5/1058)。這其中,屬于宮頸原位癌患者共2例,C1N4宮頸微小浸潤癌患者共4例。未見上皮內病變細胞與惡性細胞受檢者共1047例,占到98.9%。結論 目前宮頸癌的發(fā)生率仍然處在較高的水平,廣泛和深入的開展宮頸癌的篩查,是有效降低婦女宮頸癌發(fā)病率的關鍵措施。

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

  【關鍵詞】婦科診斷;宮頸癌篩查;病理學診斷

  宮頸癌是嚴重威脅到婦女身心健康的最為常見的一種疾病,目前已經排列到女性癌癥發(fā)病率的首位[1]。根據最新的有關文獻統(tǒng)計,現在我國女性宮頸癌患者每年大約有13.15萬例,其中,死于宮頸癌的患者約有3萬例[2],所以宮頸癌早已嚴重威脅到婦女的生命與健康。定期地對已婚婦女開展宮頸癌的篩查工作,不僅能夠及早的發(fā)現癌前病變以及早期癌癥等癥狀,而且還能更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同時也能有效減小患者的病死率。目前開展定期的宮頸癌檢查,是有效的提高婦女身體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本院對篩查出宮頸癌的結果進行分析,現進行如下報道:

  1資料和方法

  1. 1一般資料 收集本地區(qū)從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進行宮頸癌篩查的已婚婦女共1058例。受檢者的年齡在35歲至5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7.1±4.6)歲,全部患者均使用宮頸脫落細胞涂片的檢驗方式來確認。

  1.2篩查方法 所有參加篩查的婦女,均由專業(yè)的婦產科醫(yī)生在子宮頸外口鱗狀至柱狀上皮交界位置,將宮頸外口做為圓心,輕輕刮去一圈的脫落細胞,然后厚薄均勻的涂到玻片上,放置于濃度為95%的酒精內,固定15 分種至30分鐘內再取出即可。針對篩查的婦女,均使用巴氏染色法對收集的標本進行染色。對于細胞學診斷的方法則使用TBS的診斷標準。總體的分類是:沒有上皮內病變細胞或者惡性細胞和子宮內膜細胞、上皮細胞異常(包括鱗狀細胞異常與腺細胞異常)以及其它的惡性腫瘤等癥狀[3]。如果屬于陽性患者后,則再具體進一步做陰道鏡的詳細檢查以確認。

  1.3診斷的標準 首先采用TBS法進行分類,如果沒有上皮內病變或者惡性腫瘤為陰性,反之為陽性,論文范文其中包括鱗狀細胞和腺上皮細胞,前者分為鱗狀細胞癌(SCG)、不典型鱗狀細胞(ASC- US.ASC- H)、高度鱗狀上皮內瘤樣病變(HSIL)、低度鱗狀上皮內瘤樣病變(LSIL);腺上皮細胞則可分為不典型腺細胞傾向瘤變、非典型腺細胞(AG()、腺癌和宮頸管原位腺癌(AIS)等[4]。如果有細胞學異常,則進一步通過陰道鏡檢查,以確定患者病變的程度。

  2. 結果 通過宮頸脫落細胞巴氏染色法檢查,結果篩查出宮頸癌患者共6例,宮頸癌前病變患者共5例,兩類患者的發(fā)生率分別為0.57%(6/1058)和0.47%(5/1058)。這其中,屬于宮頸原位癌患者共2例,C1N4宮頸微小浸潤癌患者共4例。未見上皮內病變細胞與惡性細胞受檢者共1047例,占到98.9%。

  3討論

  近些年以來,性傳播疾病的感染率每年都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其范圍從沿海發(fā)達的城市逐漸延伸到各個地區(qū),其中也包括中西部不發(fā)達的地區(qū)[5]。而且宮頸癌的發(fā)生率也逐漸出現了低齡化的趨勢。我國各地區(qū)按照要求,定期組織針對已婚婦女進行宮頸癌的篩查,不僅能夠及時地發(fā)現癌前病變,還能對早期癌狀進行及時的治療,而且,還能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并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屬于最為有效的一種措施。本院對于篩查出的6例宮頸癌患者,其中有4例患者經過子宮切除的手術得到顯著的治愈,還有2例患者經過宮頸冷刀錐的切除手術,經過病理的檢測,均被確診屬于切緣陰性癥狀。而5例宮頸癌前病變的患者,也都實施了宮頸錐切除手術,并在手術以后,經過病理的確診屬于切緣陰性。說明宮頸癌篩查有著較好的預防作用,目前這些患者出院后還有定期的跟蹤的隨訪。

  目前,多年不參與婦科檢查的人群逐漸增加,這也是導致婦女宮頸癌的發(fā)生率升高的重要原因[6]。通過對本次篩查的結果顯示,在本次全部宮頸癌篩查對象中,宮頸癌患者共6例,都屬于早期的宮頸癌患者,其發(fā)生率為0.57%。有關研究證明,宮頸癌仍然是導致女性生殖器癌癥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中的人乳頭瘤病毒的感染,也屬于導致宮頸癌發(fā)生的重要原因之一[7]。然而,引發(fā)宮頸癌現象是個漸變的慢過程,其往往從不典型的增生發(fā)展到宮頸癌的癥狀會需要較長的時間。

  如果及時的治療早期子宮病變,其效果通常會比子宮頸浸入癌癥現象的治療效果較為明顯。目前,臨床上通常采用的是國際上公認的規(guī)范化診治標準,使用的是先從細胞學到陰道鏡,再到組織病理學診斷方法,其方法不僅有效的提高了子宮頸癌的早期診斷率,同時又彌補了因為使用宮頸刮片檢查的不足之處[8]。此時再配合使用高危型HPV進行檢測,并且讓患者再使用抗病毒藥物配合治療,又進一步降低了子宮頸癌的發(fā)生率根據有關文獻的報道,患子宮頸浸潤癌的5年生存率達到67 %以上,而子宮頸早期癌則達到90%至92 %以上,特別是子宮頸原位癌則完全達到100 %[9]。所以,當前通過多種形式來加大對婦女定期進行篩查宮頸癌的工作,不僅可以提高已婚婦女對生殖保健的健康意識,而且還可以使已婚婦女通過婦科的檢查,及時發(fā)現病癥并及早治療。尤其可以引導已婚婦婦慢慢將篩選轉成為其自覺的行為,積極的參加定期舉辦的宮頸癌篩查的活動,做到早發(fā)現、早診斷以及早治療的目的,從而有效的降低了子宮頸浸潤癌的發(fā)生率以及病死率。

  參考文獻:

  [1]肖巍,卞美璐.門診患者對宮頸癌篩查、人乳頭瘤病毒疫苗認知情況的調查[J].中日友好醫(yī)院學報.2012,19(02):117.

  [2]文靈芝,隋霜,王琳.城鎮(zhèn)婦女對宮頸癌機會性篩查的認知和行為干預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26(07):142-143.

  [3]李晴,劉植華,姚吉龍,等.中國城市社區(qū)人群子宮頸癌篩查方式初探[J].中國婦幼保健.2012,15(17):236.

  閱讀期刊: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

  《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是一本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主管、中華醫(yī)學會主辦、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和附屬中山醫(yī)院聯(lián)合承辦、中華醫(y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多媒體光盤(CD-ROM)配紙質導讀的中華醫(yī)學電子版系列醫(yī)學雜志。

SCI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