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查詢網提供SCI、AHCI、SSCI、國內核刊等期刊目錄查詢選刊服務,助力上萬名科研人員成功評職晉升!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核心期刊
  •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主辦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 期刊周期:月刊
  • 審稿時間:
  • 國內刊號:37-1414/P
  • 國際刊號:1672-5174

大類學科: 不限 醫(yī)學 生物 物理 化學 農林科學 數學 地學天文 地學 環(huán)境科學與生態(tài)學 綜合性期刊 管理科學 社會科學 查看全部熱門領域

中科院分區(qū): 不限 1區(qū) 2區(qū) 3區(qū) 4區(qū)

期刊收錄: 不限 SCI SCIE

簡介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簡介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Periodic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月刊)曾用刊名:山東海洋學院學報;青島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青島海洋大學學報,1959年創(chuàng)刊,是以海洋和水產學科為辦刊特色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刊登理、工、農(水產)、醫(yī)(藥)等學科,包括海洋科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水產科學、海洋藥物、海洋生物與生態(tài)、海洋化學、海洋地質、海洋物理、海洋工程、海洋信息與技術和海洋管理及相關領域的學術與科技論文。以理論研究和知識創(chuàng)新為基礎,兼顧應用技術和開發(fā)工程,兼顧國內和國際的最新研究成果。開設研究論文、研究報告和技術報告等欄目,并在國內外特約綜述和特約評解等欄目的權威性論文!吨袊Q蟠髮W學報:自然科學版》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辦單位:中國海洋大學,國內統(tǒng)一刊號:37-1414/P,國際標準刊號:1672-5174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創(chuàng)刊41年,特別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刊堅持辦刊宗旨,堅持“雙百”方針,遵守《著作權法》和行業(yè)有關法規(guī),在國內外作者、學者和讀者的鼎力支持下,期刊質量和知名度逐步提高。初步形成《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的良好形象——高起點、寬視野、務實、莊重、公正;鮮明的風格——具有開放性、科學性、新穎性,信息量大,反映及時;顯著的海洋特色——以環(huán)境海洋和水產科學為學科優(yōu)勢,以海洋科學和生物科學及其相關的海洋工程技術為基礎,及時反映海洋高科技及其知識創(chuàng)新成果,具有學術性、前沿性、國際性和前瞻性的特點。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文摘雜志、化學文摘(網絡版)、數學評論、數學文摘、劍橋科學文摘、劍橋科學文摘社ProQeust數據庫、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文獻數據庫、動物學記錄收錄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中文核心期刊:

  1992-2011年連續(xù)6屆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595;總被引頻次:2064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746;綜合影響因子:0.459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欄目設置

  基礎研究、工程技術、研究論文、技術報告、綜述。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投稿須知

  1.凡專業(yè)范圍屬于海洋科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水產科學、海洋藥物、海洋生物與生態(tài)、海洋化學、海洋地質、海洋物理、海洋工程、海洋信息與技術和海洋管理及相關領域的國內外最新工作成果,均可撰文投稿,竭誠歡迎國內外同行的來稿。文種以中文為主,中英文不限。論文撰寫應準確、及時地反映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的工作精萃和創(chuàng)新成果`。要求立論科學,立題有創(chuàng)意,論據充分,方法新穎,手段先進,數據可靠,結論正確。

  2.來稿要求文字簡潔,語言通順,句意明確,層次清楚,圖表清晰,計量單位規(guī)范。全文篇幅(包括圖表、文獻和英文摘要等)按規(guī)范限制為:學術論文和專題綜述一般不超過6頁,圖表8幅以下(全文折漢字8000字以內);研究簡報不超過4頁,圖表6幅以下。超篇幅加收版面費。

  3.文稿打印成文,一式兩份,正文字體五號宋體,打印格式參照本刊要求。注意外文字體的大、小;正、斜;黑、白和草、花體之分,上下角標位置恰當。采用方正或華光系統(tǒng)均可。待通知錄用后,作者提供錄入修改稿的軟盤文件。

  4.論文編寫格式,依據國家標準GB7713-87,包括:題名、署名、摘要、關鍵詞、中國圖書分類號、引言、正文、致謝、參考文獻、附錄和注釋等。本刊規(guī)定,論文須在參考文獻欄后附英文的題名、署名(姓名及漢語拼音、單位、城市、郵編)、摘要和關鍵詞(其它文種須附中文的上述4個部分)。正文層次標題排序:引言為0;一級標題用1、2┅;二級標題用1.1、1.2┅;三級標題用1.1.1、1.1.2┅;以此類推。

  5.論文題名,中文不超過20字。作者署名一般不超過3人。署姓名、單位、城市和郵編。中文摘要200~300字,要求不分段,不以作者第一人稱而以第三人稱撰寫,一般不加數學和化學公式等。關鍵詞3~8個。中國圖書分類號1~2個。篇首腳注中注明論文屬何種基金等課題資助和個人簡介。正文中的注釋加*號,注在當頁腳注中。

  6.文中圖表,應有自明性。插圖清晰、準確、規(guī)范,用黑墨或激光掃描繪于圖紙上,比例原大1:1或1:2。照片灰度分明,層次清楚。表格簡潔完整,采用三線表。文稿中應給出圖表的確切位置大小,圖表題目及有關標注應附英文對照。

  7.參考文獻,列出作者主要引用的、在正式刊物發(fā)表的中外文獻。引用未發(fā)表的論文或內部資料,在引出處加*號,注在當頁腳注中。所引用的文獻在正文中的引出處用上角標[1],[2]┅或文獻[1],[2]┅順序標注。參考文獻不得少于3條,在參考文獻中,對應用1,2┅順序標注。具體文獻(包括:期刊、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專利文獻和技術標準等)的著錄方式,參照本刊采用的規(guī)范。

  8.來稿約定。來稿一式兩份,不得一稿多投,否則文責自負,予加收審稿費并違規(guī)處理。來稿文字格式若不符合本刊要求者,編輯部將退請作者作精簡、規(guī)范、修改和打印。符合要求后方記收稿日期。來稿滿6個月,作者未獲得本刊的處理通知(包括錄用、退改和退稿等),有權自行處理其稿件。本刊有權對擬錄用稿件做文字性、編輯性的技術性修改,但對內容的實質性修改,應征得作者許可方可。

  9.特別聲明。稿件一經刊登,即付稿酬,并贈當期《學報》和單行本。作者權益將受國家《著作權法》保護。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據資源系統(tǒng)(chinainfo)及其“中國期刊網”。凡本刊刊登的論文,將由編輯部統(tǒng)一納入上述電子版,并由其因特網提供信息服務。如作者有不同意者,請預先聲明并做適當處理。本刊所付稿酬包含本刊論文上網服務報酬,不再另付。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出版論文參考:

  東海30°N斷面冬季溫鹽分布及年際變化特征分析 ………………………………………………苗慶生;楊錦坤;楊揚;曹英志;

  南海北部海域對臺風尼格的響應特征分析 ……………………………………………高大魯;王新怡;李秉天;呂咸青;

  呂宋海峽夏季內潮數值模擬 ……………………………………………范超;陳學恩;張哲恩;

  棉蘭老流與棉蘭老潛流季節(jié)內變化研究…………………………………………… 楊蓓蓓;林霄沛;

  臺風對杭州灣水交換影響的定量研究…………………………………………… 許靈靜;楊波;江文勝;

  北太平洋濤動與El Nino的關系及其年代際變化…………………………………………… 鄧新林;李春;

  湍流場多柱體繞流形態(tài)和水動力特性研究…………………………………………… 于定勇;張廣成;馬朝暉;

  南黃海北部B03孔黏土礦物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及物源分析…………………………………………… 韓宗珠;孫宇菲;塔金璐;王傳;趙利;

  沖繩海槽及鄰區(qū)重力異常特征及其地質意義 ……………………………………………尚魯寧;張訓華;韓波;

  基于偽單輸入多輸出系統(tǒng)的子波提取研究…………………………………………… 張漢羽;劉懷山;邢磊;石旭亮;雷朝陽;

  理論反射系數對于完全匹配層邊界的吸收效果影響分析…………………………………………… 張曉波;宋鵬;李金山;譚軍;劉照侖;夏冬明;姜秀萍;趙波;

  膠州灣海水甲烷氧化速率的水平與垂直變化初步研究 ……………………………………………趙慧敏;丁海兵;呂麗娜;楊桂朋;劉昌嶺;賀行良;

  海水中原油光降解與TiO_2光催化降解的比較研究…………………………………………… 崔玲君;張前前;李苓;張棟梅;安偉;

  聚苯胺基改性陽極在海底沉積物微生物燃料電池中的應用及其電化學性能…………………………………………… 韓金枝;趙文元;

  臺風對上層海洋初級生產力和營養(yǎng)鹽輸運的影響 ……………………………………………潘珊珊;史潔;高會旺;徐昭;顏秀花;

  投稿論文:湍流場多柱體繞流形態(tài)和水動力特性研究

  【摘要】:為研究間距比對多柱體在湍流場下的互擾效應影響,利用Fluent軟件模擬了雷諾數為3 900,柱間距比L/D為1.6~6.0情況下正方形排列四圓柱繞流過程。通過模擬得到了不同間距比下的升、阻力系數值以及渦量圖,利用快速傅里葉變換法得到了漩渦脫落頻率。結果表明,當柱間距比L/D為1.6~2時,4個圓柱后都沒有漩渦脫落,隨間距比增加,上游圓柱平均升力系數增大,平均阻力系數減小,下游圓柱平均升、阻力系數減小,斯特魯哈數增大;當L/D為2~3.5時,隨間距比增大,下游圓柱后開始出現漩渦脫落,平均升、阻力系數減小,斯特魯哈數增大;當L/D為3.5~6時,隨間距比增大,四個圓柱后都發(fā)生漩渦脫落,上游圓柱平均升、阻力系數減小,下游圓柱平均升力系數減小,平均阻力系數增大,斯特魯哈數不變。L/D3.5時互擾效應逐漸增強,L/D3.5時互擾效應逐漸減弱;考慮到工程安全性和經濟性,本文研究成果對于海洋工程設計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 四圓柱 湍流 升力、阻力系數 漩渦脫落形態(tài) 斯特魯哈數

  • 問題解答

免責聲明

①本頁面非期刊官網,不以期刊名義對外征稿,僅展示期刊信息做參考.投稿、查稿,請移步至期刊官網.
②如果您是期刊負責人且不想本平臺展示期刊信息,可聯(lián)系在線人員予以刪除.
③如果需要學術咨詢服務可以聯(lián)系學術顧問了解服務明白紙.

  • 安心交易

    不成功退款,無后顧之憂,風險服務升級。

  • 合規(guī)備案認證機構

    資質許可齊全,合規(guī)經營,用戶權益有保障。

  • 正刊保障

    刊物在國家新聞出版署網可查,抵制假刊、增刊。

  • 對公賬戶資金監(jiān)管

    交易均通過對公賬戶,資金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