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查詢網(wǎng)提供SCI、AHCI、SSCI、國內(nèi)核刊等期刊目錄查詢選刊服務,助力上萬名科研人員成功評職晉升!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

核心期刊
  • 主管單位:教育部
  • 主辦單位:重慶大學;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
  • 期刊周期:雙月刊
  • 審稿時間:
  • 國內(nèi)刊號:50-1169/TU
  • 國際刊號:1673-0836

大類學科: 不限 醫(yī)學 生物 物理 化學 農(nóng)林科學 數(shù)學 地學天文 地學 環(huán)境科學與生態(tài)學 綜合性期刊 管理科學 社會科學 查看全部熱門領域

中科院分區(qū): 不限 1區(qū) 2區(qū) 3區(qū) 4區(qū)

期刊收錄: 不限 SCI SCIE

簡介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簡介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Chinese Journal of Underground Space and Engineering)(雙月刊)曾用刊名:(地下空間)1981年創(chuàng)刊,創(chuàng)刊以來,承各方面支持,辦刊質量逐步提高,是地下空間開發(fā)利用與地下工程科學技術的綜合性科技刊物;旨在通過國內(nèi)外地下空間開發(fā)利用和地下工程相關技術新成果的交流,并兼論與之相關的巖土工程的科技問題,以促進我國地下空間的合理開發(fā)利用和地下工程新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可供廣大從事城市規(guī)劃、建筑、人防、地鐵、隧道及地下工程、環(huán)境保護等有關專業(yè)人員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兜叵驴臻g與工程學報》主管單位:教育部,主辦單位:重慶大學;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國內(nèi)統(tǒng)一刊號:50-1169/TU,國際標準刊號:1673-0836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wǎng)、萬方數(shù)據(jù)庫、知網(wǎng)數(shù)據(jù)庫收錄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516;總被引頻次:1904

  截止2014年知網(wǎng):復合影響因子:0.708;綜合影響因子:0.501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欄目設置

  施工技術、建筑設計、工程實例、建筑材料、建筑機械、工業(yè)建筑等欄目。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投稿須知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shù)據(jù)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nèi)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guī)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nèi)。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qū)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fā)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nèi)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nèi)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lián)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nèi)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nèi)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fā)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shù),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jīng)發(fā)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lián)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lián)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lián)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lián)系有關事宜。

  2016 年《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03期成功投稿論文:

  不同階段地下空間開發(fā)的功能配比研究 ……………………………………………………徐輝;李曉昭;車晶;

  地下車庫內(nèi)部空間環(huán)境的人性化設計淺析 ………………………………………………陳紅;胡靜;

  地下綜合體軟導向系統(tǒng)的空間意象設計對策研究 ………………………………………………張健;曲青青;胡斌;呂元;

  三四線城市地下空間規(guī)劃研究……………………………………………… 劉瑩;

  新加坡NTU深層地下空間規(guī)劃探討 ………………………………………………范劍才;趙堅;趙志業(yè);

  沉管隧道接頭構件耐火試驗研究 ………………………………………………蔣樹屏;張恩情;郭軍;劉帥;

  原狀膨脹土直剪特性研究 ………………………………………………童軍;胡波;龔壁衛(wèi);

  地震荷載下的土壓力線性分布解……………………………………………… 柯才桐;陳奕柏;高洪波;曹雄;

  分層土中水平受荷超長樁側移修正法 ………………………………………………姚文娟;劉娟娟;

  凍土凍脹及其對管道的作用分析 ………………………………………………狄彥;帥健;孔令圳;

  殼-矩陣-彈簧模型襯砌結構受力性能研究……………………………………………… 周海鷹;布春磊;江明;

  深圳海積軟土基于CU試驗的修正劍橋模型……………………………………………… 左人宇;羅錦華;陸釗;

  無粘結鋼絞線抗拔樁的承載性狀和抗拔系數(shù)研究……………………………………………… 邵光輝;王武;趙志峰;

  現(xiàn)澆X形樁復合地基靜載荷試驗研究 ………………………………………………楊挺;劉漢龍;孔綱強;

  承壓水地層基坑坑底壓拉突涌評價與物理試驗……………………………………………… 李軍;李亮亮;

  鹽穴儲氣庫夾層破壞機理研究……………………………………………… 袁光杰;班凡生;趙志成;

  水平-豎向加筋地基的顆粒流研究……………………………………………… 侯娟;張孟喜;李家正;戴治恒;

  盾構管片接頭interface模型與罰函數(shù)接觸算法比較 ………………………………………………董新平;袁志偉;

  巖石動態(tài)劈裂試驗中能量變化的有限元分析 ………………………………………………方新宇;許金余;劉石;陳騰飛;王鵬;

  投稿論文:凍土凍脹及其對管道的作用分析

  【摘要】:在凍土區(qū)敷設長輸管道需要考慮凍土凍脹對管道的作用,以防止管道出現(xiàn)過大的應力或應變而危及管道的安全運行。針對凍土凍脹作用對管道的影響提出了分析計算方法,包括凍土凍脹量計算、管道周圍溫度場計算模型、管道與土壤的相互作用模型以及基于應變的管道失效判據(jù)。其中,凍土凍脹量的計算主要基于凍土分凝勢和蠕變,溫度場模型根據(jù)考慮地面環(huán)境溫度變化和管輸介質的溫度,管道與土壤的相互作用模型計算差異凍脹情況下管道的應力與應變。計算分析了在溫度降低過程中土壤的凍結深度和凍脹位移,以及管道在凍脹作用下的變形,結果表明,凍土差異性凍脹引起管道彎曲變形,其最不安全位置發(fā)生在兩種土壤的交界處附近。

  【關鍵詞】: 長輸管道 凍土 差異凍脹 凍脹量 分凝勢 蠕變

  • 問題解答

免責聲明

①本頁面非期刊官網(wǎng),不以期刊名義對外征稿,僅展示期刊信息做參考.投稿、查稿,請移步至期刊官網(wǎng).
②如果您是期刊負責人且不想本平臺展示期刊信息,可聯(lián)系在線人員予以刪除.
③如果需要學術咨詢服務可以聯(lián)系學術顧問了解服務明白紙.

  • 安心交易

    不成功退款,無后顧之憂,風險服務升級。

  • 合規(guī)備案認證機構

    資質許可齊全,合規(guī)經(jīng)營,用戶權益有保障。

  • 正刊保障

    刊物在國家新聞出版署網(wǎng)可查,抵制假刊、增刊。

  • 對公賬戶資金監(jiān)管

    交易均通過對公賬戶,資金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