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查詢網(wǎng)提供SCI、AHCI、SSCI、國內(nèi)核刊等期刊目錄查詢選刊服務,助力上萬名科研人員成功評職晉升!
中國大學教學

核心期刊
  • 主管單位:中國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主辦單位: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 期刊周期:月刊
  • 審稿時間:
  • 國內(nèi)刊號:11-3213/G4
  • 國際刊號:1005-0450

大類學科: 不限 醫(yī)學 生物 物理 化學 農(nóng)林科學 數(shù)學 地學天文 地學 環(huán)境科學與生態(tài)學 綜合性期刊 管理科學 社會科學 查看全部熱門領域

中科院分區(qū): 不限 1區(qū) 2區(qū) 3區(qū) 4區(qū)

期刊收錄: 不限 SCI SCIE

簡介

  《中國大學教學》簡介

  《中國大學教學》(月刊)曾用刊名:(教學與教材研究)1979年創(chuàng)刊,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與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編輯的綜合性高等教育教學刊物。編委會主任由教育部原副部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周遠清擔任,副主任由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院士、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閔維方教授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長劉志鵬擔任?镌谌珖叩冉逃绨l(fā)行量大、影響廣泛,深受高等學校廣大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的歡迎!吨袊髮W教學》主管單位:中國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辦單位: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國內(nèi)統(tǒng)一刊號:11-3213/G4,國際標準刊號:1005-0450

  《中國大學教學》辦刊宗旨:宣傳和報道教育部有關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最新決策;反映各級各類高等學校在人才培養(yǎng)模式以及教學內(nèi)容、課程設置、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管理與評價等方面改革的新動向、新舉措和新進展;追蹤高等教育理論界在高等學校教學理論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交流高等學校廣大一線教師和管理工作者在學科、教學管理和教書育人等方面的先進經(jīng)驗和體會;探討獨具魅力的大學文化現(xiàn)象;評介優(yōu)秀學術著作和教材,總結、推廣高等教育教材建設經(jīng)濟、成果;塑造21世紀高等學校的新形象;展示高等學校各類(人才培養(yǎng))基地的風采。

  《中國大學教學》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萬方數(shù)據(jù)庫、知網(wǎng)數(shù)據(jù)庫收錄

  《中國大學教學》中文核心期刊:

  2008-2011年連續(xù)2屆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國大學教學》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2.057;總被引頻次:5081

  截止2014年知網(wǎng):復合影響因子:1.235;綜合影響因子:1.087

  《中國大學教學》欄目設置

  專家論壇、校長論壇、論教談學、教改縱橫、管理園地、評估交流、講座選萃、經(jīng)典重溫、優(yōu)秀教材及學術著作評介、教材建設、華夏學府、基地建設、精品課程、名師工程、大學英語教改工程、新世紀教改工程。

  《中國大學教學》投稿須知

  1.內(nèi)容:立意新穎,觀點明確,內(nèi)容充實,論證嚴密,語言精煉,資料可靠,能及時反映所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為歡迎有新觀點、新方法、新視角的稿件和專家稿件。

  2.格式必備與順序:標題、作者、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或參考文獻。篇幅以2200-8800字為宜。2200字左右為1個版面。

  3.請在來稿末尾附上作者詳細通訊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區(qū)、街道名稱、郵政編碼、聯(lián)系電話、電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務必準確。論文有圖表的,請保證圖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對應。

  4.本刊實行無紙化辦公,來稿一律通過電子郵件(WORD文檔附件)或QQ發(fā)送,嚴禁抄襲,文責自負,來稿必復,來稿不退,10日未見通知可自行處理。

  5.本刊來稿直接由編輯人員審閱,疑難重點稿件送交相關專家審閱,本刊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客觀”的審稿原則,實行“三審三校”制度。

  2016 年《中國大學教學》雜志09期投稿論文目錄:

  名師風采

  關于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如何創(chuàng)建一流的思考 馬敏;

  分析化學教學:學科基礎定位及某些相關問題芻議 俞汝勤;

  中國高等教育中幾個問題的隨想 佟家棟;

  2017年《中國大學教學》征訂

  從“通識教育在中國”到“中國大學的通識教育”——兼論中國大學專業(yè)教育與通識教育多種可能的結合 陸一;

  財經(jīng)類高校學術型拔尖創(chuàng)新本科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劉蘭娟;朱紅軍;林芳;毛佳韻;

  投稿論文:關于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如何創(chuàng)建一流的思考

  【摘要】: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高校的人文社會學科迎來了一個逐步恢復、不斷發(fā)展的復興時代。中國高校的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一次次將關系社會發(fā)展和時代變革的重大議題提到了時代的風口浪尖,引導了近30年來的社會現(xiàn)象和公共議題,塑造了我們時代的"話語模式和心智結構"[1],引領了我們國家的價值觀念和理想追求。正如習近平同志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強調的那樣:一個沒有發(fā)達的自然科學的國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個沒有繁榮的哲學

  【關鍵詞】: 人文社會科學;公共議題;人文社會學科;次將;學術共同體;人文社科研究;創(chuàng)新團隊;學術評價;歷史傳承;意識形態(tài)性;

  • 問題解答

免責聲明

①本頁面非期刊官網(wǎng),不以期刊名義對外征稿,僅展示期刊信息做參考.投稿、查稿,請移步至期刊官網(wǎng).
②如果您是期刊負責人且不想本平臺展示期刊信息,可聯(lián)系在線人員予以刪除.
③如果需要學術咨詢服務可以聯(lián)系學術顧問了解服務明白紙.

  • 安心交易

    不成功退款,無后顧之憂,風險服務升級。

  • 合規(guī)備案認證機構

    資質許可齊全,合規(guī)經(jīng)營,用戶權益有保障。

  • 正刊保障

    刊物在國家新聞出版署網(wǎng)可查,抵制假刊、增刊。

  • 對公賬戶資金監(jiān)管

    交易均通過對公賬戶,資金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