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類學科: 不限 醫(yī)學 生物 物理 化學 農(nóng)林科學 數(shù)學 地學天文 地學 環(huán)境科學與生態(tài)學 綜合性期刊 管理科學 社會科學 查看全部熱門領域
《中國糧油學報》簡介
《中國糧油學報》(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eals and Oils Association)(月刊)1985年創(chuàng)刊,是中國糧油學會主辦的學術性刊物,以納入全國食品工業(yè)類中文核心期刊,屬全國重點期刊之一,主要登載谷物、油脂化學方面的學術論文,報道優(yōu)質(zhì)糧油品質(zhì)資源選育,儲藏、加工利用以及品質(zhì)檢測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果,它對指導糧油學科的發(fā)展,提高糧油資源的深度開發(fā)利用水平,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中國糧油學報》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主辦單位:中國糧油學會,國內(nèi)統(tǒng)一刊號:11-2864/TS,國際標準刊號:1003-0174
《中國糧油學報》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維普網(wǎng)、萬方數(shù)據(jù)庫、知網(wǎng)數(shù)據(jù)庫、化學文摘(網(wǎng)絡版)、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文獻數(shù)據(jù)庫收錄
《中國糧油學報》中文核心期刊:
1996-2011年連續(xù)5屆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國糧油學報》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849;總被引頻次:2543
截止2014年知網(wǎng):復合影響因子:1.035;綜合影響因子:0.711
《中國糧油學報》欄目設置
谷物、油脂化學、飼料等欄目。
《中國糧油學報》投稿須知
一、文稿:來稿論點明確、內(nèi)容充實創(chuàng)新、文字簡練、數(shù)據(jù)可靠、圖表簡明清晰。每篇論文(包括圖、表)不超過6千字,中、英文題目應一致,不超過20個字。文前附中英文摘要(200~300字)、關鍵詞(3~8個)中圖分類號和文獻標識碼,首頁下方注明課題資助項目名稱(批準號)和第一作者簡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技術職稱、專業(yè)方向)。同時請?zhí)峁╇娮影婧图堎|(zhì)文稿。
二、計量單位:采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公元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各種計數(shù)計量一律用阿拉伯數(shù)字。如s(秒)、min(分)、h(小時)、d(天)、L(升)、kg(千克)、hm2(公頃),溶液濃度用mol/L或mg/L等表示。
三、圖表:表、圖、照片要少而精。數(shù)量關系盡量用圖表示,文字部分避免羅列與圖、表標題重復的數(shù)字。表格編排采用三線表,力求簡明、得體。圖中點線要準確、清晰,最好用計算機繪制,寬(包括縱坐標的單位、名稱)要求在6~7cm或13~15cm,高7~10cm。圖、表需注明序號。
四、專業(yè)符號:文稿、圖表中出現(xiàn)的英文及其它文種的專業(yè)符號,請注明文種(英、俄、希臘、拉丁文等),大、小寫,正、斜體及上、下角標等,斜體字以下畫橫線表示,易混淆者請用鉛筆標注清楚。
五、參考文獻:選用與本文有關的文獻并按在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編排,用上角標[]的形式在文中引用處標出。未公開發(fā)表的資料或私人通訊不作為文獻列出,可在文中用括號注明。參考文獻按"順序編碼制"編寫。參考期刊寫明"作者.文章題目.刊名,出版年,卷號(期號):起止頁碼";參考圖書寫明"作者.書名.出版地:出版單位,出版年.起止頁碼"。作者姓名列到第三位,三位以上加"等"或"etal"。
2016 年《中國糧油學報》10期投稿論文目錄:
小麥麩皮阿拉伯木聚糖體外益生活性研究 劉麗婭;趙夢麗;鐘葵;佟立濤;周閑容;王麗麗;劉興訓;藺艷君;張梅紅;周素梅;
2016年《中國糧油學報》征稿簡則
歡迎訂閱2017年《中國糧油學報》
Wx基因對小麥淀粉合成關鍵酶活性的影響 覃鵬;孔治有;劉葉菊;唐永生;楊俊華;
高油大豆與低油大豆油脂體組成及其穩(wěn)定性的研究 梁新婷;江連洲;侯俊財;王勝男;
燕麥品種的品質(zhì)性狀及聚類分析 倪香艷;顧軍強;鐘葵;佟立濤;劉麗婭;周素梅;
投稿論文:Wx基因對小麥淀粉合成關鍵酶活性的影響
【摘要】:為研究Wx基因的缺失對小麥淀粉合成關鍵酶活性的影響,本試驗以8個Wx小麥近等基因系為材料,在灌漿期的10、20、30和40 d取籽粒對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顆粒結合型淀粉合成酶(GBSS)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進行了測定。結果表明:野生型的AGPase、SSS、GBSS和SBE活性在花后所有時期均最高(GBSS花后40 d除外,處于中間水平),而WxABD型4種淀粉合成相關酶活性幾乎在整個灌漿期均低于其余基因型,尤其是WxABD型的GBSS活性盡管也呈現(xiàn)先升高后降低、20 d左右達到高峰的趨勢,但其升高或降低的幅度很小,其活性相對較為穩(wěn)定。
①本頁面非期刊官網(wǎng),不以期刊名義對外征稿,僅展示期刊信息做參考.投稿、查稿,請移步至期刊官網(wǎng).
②如果您是期刊負責人且不想本平臺展示期刊信息,可聯(lián)系在線人員予以刪除.
③如果需要學術咨詢服務可以聯(lián)系學術顧問了解服務明白紙.
不成功退款,無后顧之憂,風險服務升級。
資質(zhì)許可齊全,合規(guī)經(jīng)營,用戶權益有保障。
刊物在國家新聞出版署網(wǎng)可查,抵制假刊、增刊。
交易均通過對公賬戶,資金安全有保障。